同反相位薄层扫描在肝脏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意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皮肤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41214/4536601.html

今天和大家聊的这个题目,是我在看了杨正汉教授的讲座之后想写出来,也可以算是观后感与大家进行分享,来了解同反相位薄层扫描在腹部的肿瘤病变的诊断意义,今天以肝脏病例与大家进行分享。

下面内容出现的图像及内容来自于杨教授讲座视频里面,目的就是分享给大家,如果有版权问题,可以删除内容。

大家都清楚,磁共振的信号来源就是自由水和脂肪,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而脂肪的类型一般有三种:①脂肪变性,也就是非脂肪细胞内进入了脂肪;②脂肪组织,也就是纯脂肪(肥肉组织);③液态脂肪,也就是油。在肝脏的脂肪抑制和探测主要是频率选择饱和法和同反相位技术。

同反相位T1WI的作用及技术关键

提供基本的T1对比;

判断有无脂肪肝;

检测病变内是否含有脂肪及其类型;

同一序列采集双回波,原则先采集反相位;

在阅片时使用一样的窗宽窗位。

同反相位产生的效应

同相位就是水脂信号相加,为标准的T1WI;

反相位就是水脂信号相减,体素内如果为水脂混合物,反相位信号明显衰减,衰减程度超过fsT1WI;体素内如果为纯脂肪组织,则信号基本无衰减。

肝脏常见的含脂肪肿瘤病变

脂肪变性的肿瘤(多见)

-肝细胞肝癌(HCC)

-肝腺瘤

含脂肪组织的肿瘤(少见)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

-包膜下假性脂肪瘤

下面的这个病例主要就是HCC与HAML的诊断歧义

病史为女性,42岁,查体发现左肝肿块,乙肝表面抗体阳性

CT:

从CT图像平扫可以看出肝左外叶有个稍低密度肿块,增强动脉期病变密度增高明显高强化,门静脉期及平衡期稍低于肝实质。

MRI:

在MR图像上T2WI+fs为不均匀的中等高信号,DWI上明显高信号,增强和CT表现相似,在同相位上可见病变内有一高信号,反相位信号明显衰减为脂肪变性,根据病史,可以考虑为HCC了。下图为同反相位放大图像:

在6mm扫描的图像上,同相位上可见病变内有一高信号,反相位信号明显衰减为低信号

下图为采用高分辨的3mm薄层扫描的图像:

在3mm扫描的图像上,反相位可见一点状高信号,周边为水脂相减形成的勾边效应,点状高信号为脂肪组织,也就是纯脂肪块,因此考虑为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最后,病理证实为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通过上面病例,体现出了薄层同反相位在肝脏肿瘤病变的诊断价值,因此在区分小范围的含脂肪类型时,应该局部加扫薄层同反相位。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anyandeyinshi.com/yyhf/96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