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受不合理的膳食结构、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容易成为“甘肥贵人”,出现各种疾病,进而发生危及生命的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民间常说“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即是说只吃七分饱的饮食习惯既可以保证营养摄入,又有利于健康长寿。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说:“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意思是说,但凡诊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以上均为中医病名,其中仆击指突然昏仆,偏枯指偏侧肢体乏力,多与现代的脑血管疾病相关),如果就诊的病人是“甘肥贵人”,那么往往是因为长期的饮食不节制,引起痰浊内阻、气闭不行而导致的。“甘肥贵人”指惯于进食甘肥厚味的富贵之人;“高粱之疾”指因为长期饮食肥甘厚腻而痰湿内生,进而导致的疾病。
如果长期吃得过饱,不仅仅身材会变得臃肿,很多疾病也随之登门,消化系统是最易受到危害的。肠胃长期处于饱胀状态,会增加消化不良、胃肠炎、胃溃疡、胰腺炎、肠癌等的发生几率。吃得太多,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三高”也接踵而至,老年痴呆、癌症的发生几率也会上升。
历代医家认为,饮食调摄是养生的重要部分。水谷精微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没有食物,人类无法生存。但是过度进食,也常常导致疾病,故中医强调不可食过饱,将节制饮食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紧密联系。“七分饱”一词首次出现在宋代陈文中所著的儿科专著《小儿病原方论》中,其中说“忍三分寒,吃七分饱,频揉肚,少洗澡”,指出适度饮食的具体措施。
现代社会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也成了“甘肥贵人”,限制饮食的热量摄入是改善肥胖及预防相关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在现代社会中,“七分饱”有着更强烈的现实意义,可以降低“甘肥贵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关的医学指南指出:肥胖人群减轻体重的一线治疗是每日限制卡路里,联合科学的运动干预。科学合理地限制热量仍是目前对肥胖症最有效、最安全的基础治疗,“七分饱”的理念对于肥胖人群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而每日限制卡路里的饮食模式与“七分饱”的中医养生概念是基本吻合的。
实验证实,对每日减少饮食摄入热量25%~30%的超重人群随访1年,其同正常饮食人群相比,能有效控制体重、血压、心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同型半胱氨酸浓度。
七分饱”有益健康,那么怎样才算七分饱?“吃货”们还能好好享受美食吗?其实,七分饱并不难,只要你是有心人。七分饱的感觉,就是还没觉得饱,但进食速度会减慢,只是习惯性地想继续拿起筷子夹菜,不吃也无所谓。
如果已经吃得肚子圆滚滚的,说明你的胃已经撑得不行了,这种情况下还继续吃,对于身体就是负担了,要赶快停下来。另外,进餐时要先喝汤,再吃饭菜和主食,多吃些粗粮增加饱腹感,更要记得细嚼慢咽。吃饭不要求快,在毫无压力的温馨环境下进食,时间至少达到20分钟,一口饭嚼上25次。
本文图片来源于构思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