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宵佳节,看花灯,
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习俗,
更少不了的是吃元宵。
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
所以各种各样的元宵几乎成为每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
专家提醒:
在吃元宵的时候要注意,不应贪一时口福而伤害了健康,具体应该注意什么下文告诉您!元宵节吃汤圆的注意事项
古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用糯米材料制作汤圆,
除了糯米有粘性,
包圆容易下锅不会散开,
还因糯米具有御寒方面的特性。
元宵时吃糯米汤圆,温暖脾胃,
人气息就会变得相当顺畅,
以致周身发热,起到御寒的作用,
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者。
此外,糯米还含有蛋白质、钙、磷、铁、烟酸等丰富营养,
可以说糯米汤圆正是温补强壮的食品。
但无论是元宵还是汤圆都属于高热量、高糖分的食品,
还含有油脂,
但却缺乏营养素,
除了热量和糖外并没有太多其它营养,
高糖、高脂食物难于消化,
所以吃元宵一定要注意吃的方式,
并控制食用数量。
1、早餐、夜宵不宜食用专家指出,元宵、汤圆虽然味道好,
但也不能多吃,
也不适合当早餐吃,
除了缺乏营养外,
还因为人早起时胃肠道功能是最弱的,
而无论是元宵还是汤圆,
外皮的部分都是糯米的,
黏性高、不易消化。
因此早餐吃元宵汤圆很容易消化不良,
出现泛酸、烧心等情况,
影响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夜宵也别吃元宵、汤圆,
会加重胃肠道负担。
2、每顿不要超过克中午的时候吃点元宵可以,
但每次吃个一二两,
即50至克也就足够了。
同时,在吃元宵、汤圆的同时,
不能再吃其它含糖高的食品;
还要减少其它主食的摄入,
一般来说是吃三个元宵或汤圆就要减去25克(半两)主食。
一些人在吃了元宵后就会出现泛酸、烧心等胃食管反流问题。
因此吃元宵不能吃太饱。
同时,吃完后也不要马上就躺着,
最好活动两小时以上再睡觉。
3、不要吃热元宵吃元宵要注意不能太烫,
也不能大口大口地吃,
否则很可能烫伤口腔和食管的黏膜。
医学研究已经证实,
食物灼伤很可能引起食管癌、胃癌等相关疾病。
有的人吃元宵时一被烫就很快把元宵咽下去,
这种习惯危害更大。
4、不宜与肉类或酸性食物同食由于元宵的馅料多以糖及果料为主,
再加上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不少的植物油或动物油,
因此含有很高的热量。在吃元宵的时候可以适当吃一些维生素含量相对丰富的水果、蔬菜等来均衡营养。一些酸性食物以及肉类则不适合与元宵同吃。
5、无糖元宵并非“无糖”无糖并不意味着低热量,
也不意味着低血糖反应。
因为汤圆中的糯米粉可使血糖升高,
甚至比蜂蜜还要快,
与白糖相差无几。
哪怕没有加糖,
吃它也一样不利于控制血糖,
所以糖尿病人要十分小心。
请注意:以下几类人群是不适合吃元宵的3岁以下的婴幼儿;老年人;糖尿病患者;
高脂血症患者;胰腺炎、胆囊炎患者;
胃肠功能弱的人。
而且,里面没有糖不等于少放油,
那么多的饱和脂肪酸,
甚至还有反式脂肪酸,
也不利于控制血脂。
如果担心其中的糖和油,
只要少吃就好了,
不要迷信什么无糖产品。
在美好的节日当中,
吃两三个汤圆意思一下即可。
为了控制血糖和血脂,
宜用低脂高纤维的食物来配合它,
比如豆类食物、蔬菜类食物、菌类和藻类食物,
都是上好的选择。
6、变质元宵不能吃一旦发现元宵的颜色改变便不能食用。
由于糯米中含有的水量较多,
元宵买回家后长时间不吃很容易出现变质的情况,
另外,糯米粉中含有大量的酵母菌,
呈粉红色的红酵母菌菌落,
它污染糯米粉后,
遇到适当的湿度、温度便大量繁殖。
元宵的色变,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失去了原有的风味和口感,
元宵皮发硬黏性减弱,略带酸味,
容易引发食物中毒,不宜再食用。
建议元宵最好随吃随买,
不要过久存放。
7、喝点汤促消化其实元宵、汤圆也并非“一无是处”,
一些微量元素、营养素就溶在煮汤圆、元宵的汤里。
因此吃元宵汤圆最好再喝汤,
这还可以促进消化吸收,
即民间常说的原汤化原食。
不过喝汤一定要注意别在汤里再加糖。
如果吃的是咸汤圆,
可以在汤里放些小虾米及蔬菜,
补充营养,但最好不要再放油脂或调味料。
煮元宵四个窍门开水下:
水烧开后,把元宵放入锅内,
用勺子轻轻推开,
让其旋转几周不粘锅壁。慢火煮:
待元宵浮起后,迅速改用慢火。
否则,元宵不断翻滚,外熟内硬不好吃。点冷水:
煮的过程中,
每开一次锅加少量冷水,
使锅内的元宵保持似滚非滚状态。
水沸两三次后,再煮一会儿,即可食之。
这样煮出的元宵质软不硬,甜粘好吃。及时煮:
生元宵的糯米粉含水量较多,
久放会变质,受冻易煮破。
元宵最好现做现吃,
放置别超过3天,
一旦发现元宵的颜色改变便不能食用。
现买的速冻元宵也要及时吃掉,
最好不要存放一周以上。另外,品尝元宵时无论水煮,还是油炸,
均要使元宵熟透。
在油炸元宵时最好在元宵上扎一些小孔,
防止元宵爆裂而烫伤。
⊙注:本文由“万病不求人”综合编辑,为爱分享,禁止未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