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吃个月饼,医院中秋来了,

马上就到中秋了

现在市面上的月饼卖得火热

毕竟月饼是中秋的标配呀

月饼虽好,但是吃法不得当

医院了!

据《长沙晚报》报道,一个身体健硕的年轻小伙就因为吃了个月饼,被家人用担医院,甚至无力和医生交流。原来小伙子患有慢性胆囊结石。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手术,发炎肿大的胆囊被切除,小伙子才转危为安。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倪海祥教授对去年的一个病人还记忆犹新:患者50多岁,中秋节过后,因视物模糊、全身乏力、多尿等症状来看病。一查,空腹血糖高到了20多,是正常值三四倍。仔细一问,原来是怕月饼过期浪费了,每天都在吃月饼。(本段摘自浙医在线)

青壮年小伙吃月饼吃得要动手术,中老年人被月饼“放倒”的事情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每年中秋节前后,医院里总会收治不少因吃月饼而身体不舒服的患者。

小鱼君提醒大家,这月饼可不能想吃多少就能吃多少、谁想吃就能吃的!这月饼怎么吃,咱们一定要心里有数,不懂规矩那是要吃亏的。

规矩一:五类人尽量少吃月饼

民间有“一口月饼半斤油”的说法,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月饼高油高糖,这是不争的事实。

西安营养学会曾做了一个实验,实验测量结果显示,50g蛋黄月饼含油脂14g,家里一般的油勺是5g左右的量,也就是说吃一个月饼,就等于喝掉三勺油。月饼油脂这么高,五类人要尤其小心。

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肥胖人群:宜少吃月饼,以免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病情。高血压患者,尽量不吃咸味月饼,如榨菜鲜肉月饼。胆固醇偏高者,尽量不要吃蛋黄月饼。肥胖或超重者,要少吃豆沙、枣泥等太甜的月饼。

糖尿病患者:最好忌食月饼,市面上的无糖月饼不等于无糖,包括水果、蔬菜馅的素食月饼,只要外皮含有淀粉,这些碳水化合物就可能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要格外小心。

患有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者:若吃多了会使胃酸大量分泌,进一步损伤已经被破坏的黏膜,有可能造成胃肠出血;

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吃太多月饼,易引起胆囊收缩,使胆汁排出发生障碍,出现右上腹部剧烈疼痛,胆结石病人食用过多可能引起急性胰腺炎,这种疾病的症状表现为剧烈腹痛,若不及时就诊或可危及生命。

久病初愈患者:身体正处于康复阶段,消化功能仍然较弱,吃月饼时,应以品尝为主,切忌过食。

规矩二:吃月饼四不要

第一、不要“二次加工”

月饼属于加工食品。月饼中加糖是出于食物保质的要求,此外为了保质,馅料中有食品添加剂。这些材料放在月饼中是安全无害的,但难保第二次高温加热过程会产生化学变化,这是无法预测的。此外,月饼馅料属于加工食品,再次“返工”,原始食材所含的营养成分早已被破坏。所以无论是新鲜性、安全性都是原始材料最好。

第二、不要和粥一起吃

月饼最好别和粥一起吃,原因在于月饼和粥都是可以迅速升高血糖的高升糖指数食品,不仅对血糖异常或糖尿病患者不适,对健康人来说,也会对大脑细胞不利,还会降低脂肪代谢。

第三、不要放冰箱保存

月饼原料中的淀粉经过焙烤熟化后,变得柔软,口感细腻,但在低温下,熟化了的淀粉会析出水分,变得老化,使月饼变硬、口感变差。那些含油脂、水分较少的月饼放入冰箱,不但会很快变硬,还容易发霉。在保质期内的月饼完全可以常温保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就可以了。

第四、不要狼吞虎咽

吃月饼,忌狼吞虎咽,最佳的吃法,是把不同味道的月饼切成小块,细嚼慢咽,食宜适量。如果当天吃了月饼,则应减少米饭及油脂的摄取量,以平衡一天的饮食量。

吃月饼的二条规矩

大家都记住了吗?

看完也快发到圈子里

月饼季给朋友们也提个醒吧

往期推荐

疫情期间,一男子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拘!

关于做好中秋假期疫情防控的通告

大田人!9月20日全城鸣响!相互转告

大田人注意!疫情期间,这个电话一定要接!

致全市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现在从三明返厦用不用做核酸?从厦门去省内其他省份要不要做核酸?

防疫科普

一图读懂“德尔塔”毒株

▌申明:图文来源郭力话健康、网络

▌注明:如有侵权,请联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anyandeyinshi.com/yyyx/1031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