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CAHPC专题肥胖

点评专家:付强

来源:CAHPC,肿瘤资讯

在芝加哥召开的ASCO肿瘤年会已经开幕,今年的主题是“智慧的凝集”,着重于未来以癌症患者为中心的治疗和研究,强调联合多领域知识、癌症类型、治疗方案以及大数据技术,驱动癌症领域的更大进步。本次CAHPC联合肿瘤资讯为大家带来本次ASCO大会在姑息治疗研究进展!

点评专家介绍:

肥胖是一种由于体内脂肪积累过多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它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不仅在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也同样如此。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膳食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超重和肥胖日趋流行。大量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已证实肥胖与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相关,同时流行病学也发现肥胖与结肠癌、乳腺癌等一系列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但是对于肥胖是否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在不同人种间是否有差别,并未完全阐明,本次ASCO会议的相关研究报道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肥胖及相关代谢综合征与肿瘤的预后关系。

在消化系统版块中,仅有一篇研究报道了肥胖与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该研究再次证实消瘦的结直肠癌患者(BMI18.5)预后更差,同时发现肥胖及超重患者(BMI25)相对于体重正常者(BMI18.5-24)预后较好;亚组分析中,男性肥胖患者,OS和PFS预后更好。并且研究也发现肥胖的结直肠癌患者第一周期化疗剂量减低比例更高(34%vs17%)。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结果,对于胃癌、食管癌、胰腺癌等一系列与营养状态相关的消化系统肿瘤,该研究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值得今后进一步去探讨肥胖是否在肿瘤治疗和预后中有重大影响。(Abstract)

与结肠癌不同,本次ASCO会议报道中乳腺癌与肥胖间的关系显得中规中矩。新辅助化疗中,肥胖的乳腺癌患者相对体重正常或不足者病理完全缓解率明显降低,RFS和OS亦明显降低,另一项乳腺癌辅助治疗分析原因发现肥胖合并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大于4的乳腺癌患者发生化疗相关毒性更明显(神经毒性、血栓等),造成化疗延迟甚至中断。而在JenniferLynn等分析代谢综合征与乳腺癌中,发现腹型肥胖可以增加乳腺癌总体死亡率和特异性死亡风险,而其他代谢综合征相关因素(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仅与乳腺癌总体死亡率相关。该作者认为非裔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白人(15%vs4%),因此人种间的差别亦有可能造成治疗疗效上的差别。碰巧的是,EmilyGallagher等研究报道了白人和黑人间的差异,从中可以看出,黑人比白人有更高比例的胰岛素抵抗患者,提示高胰岛素血症促进乳腺癌的发展。对于亚裔黄种人是否因为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导致乳腺癌的发病及死亡风险增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Abstract,Abstract,Abstract,Abstract)

在一项对于长期癌症幸存者研究中,分析了肥胖或体重不足都会增加卫生保健服务的使用次数和医疗支出。因此鼓励和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促使肥胖的长期癌症幸存者保持正常的体重有助于医疗资源的节约。(Abstract)

随着西方化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人肥胖的发生率近年来明显上升,同时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亦呈逐步升高趋势。在本次ASCO会议报道的肥胖、代谢综合征与肿瘤专题中,提醒我们在肿瘤患者的全程治疗中,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加强锻炼、控制体重),不仅可以减少肥胖自身对于癌症治疗的并发症,同时降低患者的医疗支出,减轻经济负担,节约医疗资源,使癌症患者有更长的生存时间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姑息治疗与人文关怀分会(CAHPC)成立于年。团结在CRPC周围,为推动中国肿瘤姑息治疗和人文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摘要内容:

AbstractPosterSession(Board#),Sat,8:00AM-11:30AM

FFCD研究的汇总分析:肥胖与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背景:既往的研究证实,较高和较低体重指数(BMI)的早期CRC患者预后较差;在mCRC患者,低BMI的患者预后最差。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时段患者的肥胖程度,不同BMI患者的疗效和生存以及肥胖患者药物减量情况。

方法:纳入8个FFCD-年mCRC一线治疗的研究,并获取了所有研究中2,例患者的生存数据。分别进行肥胖患者(BMI≥30)vsBMI正常或超重患者(BMI:18.5-29);消瘦患者(BMI18.5)vs非消瘦(BMI18.5)疗效和生存对比。根据不同研究进行分层,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总的HR及95%可信区间。CochraneQ检验显示:所有研究均为同质的。Kaplan-Meier法估算患者中位OS。在肥胖和性别,年龄(≤70vs.70y)和有无抗血管生成药物之间进行交互检验。

结果:入组患者中,肥胖人群所占比例为12%(-:7.7%;-:14.5%;-:13.6%)。不同BMI患者疗效和预后对比见下表。

亚组分析提示,男性肥胖患者,OS和PFS预后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和P=0.05)。消瘦患者的OS和PFS均较差(OS:HR=0.75[0.60-0.94],P=0.01;PFS:HR=0.75[0.60-0.93],P=0.01)。肥胖患者第一周期化疗剂量减低比例更高(BMI≥30vsBMI18.5-29,34%vs17%,P=0.)。

结论:在mCRC患者中,对比体重正常的患者,超重和肥胖者预后更好,这一差异主要表现中男性患者。研究再次证实消瘦患者(BMI18.5)预后更差。肥胖患者化疗减量更常见。

AbstractPosterSession(Board#),Sun,8:00AM-11:30AM

肥胖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更低

背景:乳腺癌患者的体重指数(BMI)与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的pCR率的患者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土耳其女性中评估BMI和新辅助化疗pCR率的关系,以及pCR率高低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筛查海斯特普大学癌症中心-年诊断为乳腺癌的例患者,其中例II-III期女性乳腺癌患者入组本研究。根据患者的BMI将其分为3组:正常/体重不足组(N/U;25kg/m^2),超重组(OW;25-29.9kg/m^2),肥胖组(OB;≥30kg/m^2)。

结果:N/U、OW和OB3组患者的人数和比例分别为:93(31.5%)、(36.3%)和95(32.2%)。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OB是独立的不良因素(即接受新辅助化疗的pCR率更低)(OBvsN/U,OR=0.34,95%CI:0.13to0.85;P=0.02)。N/U对比OB,中位无复发生存期(mRFS)和mOS更长(RFS:vs.76m;P=0.03;OS;N/U=notreachedvs.OB=m;P=0.01)。新辅助化疗后pCR患者对比非pCR患者,RFS和OS亦更长(RFS:vs77m;P=0.;OS:notreachedvs.m;P=0.04)。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pCR,组织学分级和TNBC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CR,HR=0.29,95%CI:0.11-0.79,P=0.;组织学分级,HR=2.09,95%CI:1.14-3.83,P=0.;TNBC,HR=1.95,95%CI:1.01-3.77,P=0.)。

结论:肥胖是新辅助化疗pCR率的独立预测因子(肥胖患者pCR率更低)。接受新辅助治疗的肥胖患者对比正常/体重不足患者,RFS和OS更差。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该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anyandeyinshi.com/yyzd/67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