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又称“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作为FDA批准进入临床的首个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系统,达芬奇一直垄断手术机器人的全球市场。它已经把机器人辅助手术从“科幻小说”变成了现实。在过去的23年里,美国的ISRG(直觉)公司研发、制造和销售了几代达芬奇手术系统。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由“床旁机械臂系统、成像系统、外科医生控制台”三部分组成。
床旁机械臂系统
机械臂系统在患者旁边,通过机械臂来操作,完成各种手术动作。助手医生在床旁机械臂系统边工作,更换器械和内窥镜,协助主刀医生完成手术。
成像系统
成像系统是机器人的图像处理设备,内窥镜是三维3D镜头,能10倍放大手术视野,是三维立体的,解剖结构更大更清晰,提高手术精准度。
外科医生控制台
操作台上主刀医生用双手操作主控制器、用脚踩脚踏板,控制器械和内窥镜。医生在立体目镜中看到手术视野,手术器械尖端与外科医生的双手同步运动。
机器人手术治疗你了解吗
在机器人辅助手术中,医生借助裸眼3D技术,获得放大的体内影像,让手术视野前所未有的清晰
医生坐在手术床旁的医生操控台旁,通过几个微小切口通道,操作细小的内窥镜及可转腕手术器械,手部的细小颤抖也可自动滤除
直观、放大效果、减轻疲劳的手术操作、纤细灵巧的手术器械,拓宽了医生双手的可触及范围。
无需像传统腹腔镜一样反复拔出内窥镜,可避免潜在发生的无菌破坏、二次损伤及镜头起雾等问题;主刀医生可轻松自主切换视野,以更佳的角度观察操作目标解剖部位。
我院引进的达芬奇机器人为医院第二台
我院(.10.23—.1.22):台
普外科目前机器人手术病种分类
良性胆道疾病:胆总管囊肿、胆囊结石
良性胃肠道疾病:先天性巨结肠、继发性巨结肠、胃扭转、梅克尔憩室
腹部肿瘤:神经母细胞瘤(包括肾上腺及腹膜后)、横纹肌肉瘤、胰腺良性肿瘤、卵巢肿瘤、腹部淋巴管瘤、大网膜囊肿、肝脏FNH、脾脏肿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骶尾部卵黄囊瘤
其他先天畸形及良性疾病:脐尿管囊肿、胰腺假性囊肿
病例一:儿童神经母细胞瘤
肿瘤位于右侧膈肌角处,位置极深紧贴肝脏、肾脏及下腔静脉极易损伤大血管
开腹手术:空间较小,切口大,创伤大
机器人优势:狭小空间的精细操作
病例二:胆总管囊肿
胆总管囊肿我科既往已常规腔镜化,机器人更有助于分离囊肿及胆肠吻合
病例三:急诊卵巢成熟型畸胎瘤
该患儿4岁,因腹痛入院,彩超提示右侧卵巢占位,影像学检查不完全排除卵巢蒂扭转,急诊行机器人手术,术后第二天出院。
优势:放大盆腔,狭小空间的精细操作术后加速康复外科(ERAS)
病例四:先天性巨结肠
该患儿影像学分析为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我科也已常规腔镜化
机器人手术优势:盆底分离更精细、盆腔空间狭小操作更得心应手,同时镜头可根据主刀想法调整位置及角度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这是长眠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ToCureSometimes,ToRelieveOften,ToComfortAlways
外科医生不能只是追求有时治愈
有时治愈→常常治愈→总是治愈
点击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