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我的扶贫对象是两位姑娘,都很优秀。一个在上大学,一个即将高中毕业。母亲瘫痪,父亲必须照顾母亲,所以无法外出打工,家里基本没有什么收入。每次去他家时,一个与我一起参与扶贫的领导总是说“你们这两个孩子那么优秀,这也是一大幸事,以后就跟着享福吧!”连岳老师经常会提到一个观点,贫穷的家庭,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资源。以前,我不是特别能理解这句话,这个贫穷家庭里面藏着什么东西?它怎么能成为一种教育资源?前段时间又正好看了他的一篇文章,《经受一点“匮乏感”与“自卑感”有好处》,似乎对于“贫穷的家庭,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资源”这句话,有些许了解。贫穷的家庭能让一个孩子的心思更细腻、敏感,感受事物更深刻。从而更能设身处地的站到父母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练习换位思考的能力。还有努力为自己争取幸福的能力。生在富裕家庭中的孩子,就很难培养这种能力。我有一个学生,她妈妈总是说,这孩子天天过得无忧无虑,仿佛周边的一切对她吸引力都不大,喜欢一个玩具,买了,玩一天,就扔了,谁想要就给谁。你想给她一个考试激励,比如考好了带她去旅游,或者买她想要的东西,完全无感,不在乎。因为这一些东西,她都能轻易地拿到,根本无需考试来赢取。她想要的东西,或者只需要撒撒娇就可以了,哪还用得着考试这种费劲的操作?所以,东西得来的都太容易了。相反的,贫穷家的孩子有这么好的待遇吗?没有,因为凡事都得需要自己去努力争取,所以,他只有一个选择,努力靠自己。这忽然又让我想到了基石家庭,我们这种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的普通人,只要一直努力往前走,一代就比一代好。我爸妈是农民,但是到我这里,成为了一名教师,那么到我闺女这一代,肯定比我好。所以,只要善良、踏实、努力,往长远看,终会越来越好。那么反观那一些,一代一代一直停留在原有水平的家庭,终归是有一些问题的,是因为“贫穷家庭”的这一教育资源没有用到位吧!———————————————————————自我成长定投第天1、自我成长:3小时30分钟文章:4篇思考记录:1小时专业成长:2小时2、陪伴成长:30分钟开心亲子:第三十九天学习力课程:30分钟3、健康:早睡早起:天瑜伽:38分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