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见闻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重症急性胰

本研究纳入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给予禁饮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抑酸抑酶等对症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分析了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21~72岁,平均(36.13±2.92)岁。合并急性肾衰3例,合并胰性脑病2例,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22~72岁,平均(36.15±2.91)岁。合并急性肾衰2例,合并胰性脑病2例,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给予胃肠减压、抗感染、禁食等对症支持,观察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入院24h内进行肠内营养,经鼻置入空肠营养管,给予ml温生理盐水,肠道适应后给予20~30ml/h百普力营养液(28kcl/kg,热氮比:1)滴注,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节滴速,1周后可根据情况给予长肽型营养合剂,患者症状消失和临床指标正常后可给予正常饮食。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转归率;恶心呕吐消失时间、腹胀腹痛消失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时间;干预前后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血清内毒素。显效:症状消失,血淀粉酶正常,胃肠道功能正常;有效:症状改善,血淀粉酶接近正常,胃肠道功能改善;无效:症状、血淀粉酶和胃肠道功能均无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转归率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转归率相比较

观察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转归率高于对照组,x2=7.,P<0.05。观察组显效的患者31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显效的患者12例,有效1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8.89%。

2.2干预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血清内毒素相比较

干预前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血清内毒素相近,t=1.、1.,P>0.05;干预后观察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血清内毒素优于对照组,t=7.、8.,P<0.05。如表1。

3、讨论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为患者提供充足营养和热量,对胃肠功能进行调节,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可有效保护肠道黏膜,减轻肠道黏膜损害,还可对肠道内细胞因子分泌进行调节而减轻炎症反应。通过早期给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干预可减轻肠道炎症和肠黏膜损伤,更早恢复血尿淀粉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转归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消失时间、腹胀腹痛消失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血清内毒素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血清内毒素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内毒素水平,促进临床症状改善和消失,提高患者健康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原作者:熊礼会,赵大华,彭莉

原作者单位:湖北医药学院附医院普外I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xianyandeyinshi.com/yyzz/8270.html


当前时间: